2011年3月8日星期二

規劃思維、城市網絡與城市生活



       近年香港興起本土情懷,開始發現一些在現代城市規劃之下,逐漸消隠的傳統舊區的格局和特質之可貴。每每有動土機聲在舊區響起,我們幾乎可以斷定,在附近將有一個與周遭環境格格不入的住宅或商業項目落成,把原有的社區和城市結構破壞、割裂。然而當我們的公共和社交生活逐漸由實體的城市空間,轉移到虛擬的網絡世界,那些新建設除了在物理和視覺上與原有的社區不協調,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又有何影響呢?是否只是樓下再也找不到富人情味的街坊小店,換上了大型連鎖店林立的購物商場或平臺停車場呢?社區結構遭破壞,又有否比較客觀和科學的說法與理論去界定和解釋呢?

愈來愈大的規劃尺度
       另一方面,香港政府為免錯失從內地經濟發展分一杯羮的良機,又生怕如果不配合國家的規劃,將來恐遭邊緣化,於是積極與內地在都市的建設和發展上融合,拉近兩地的距離,如早年提出的珠江三角洲「一小時生活圈」概念,和與周邊地區形成人口逾千萬的巨型都會(megacity),在經濟方面紐約、倫敦和東京爭一日長短。但礙於兩地的文化、政治和法律制度均不同,而且香港和內地有明顯的邊界,所以所謂的融合,只是限於交通運輸的層面,政府只在城際的交通網絡上與內地連結,故此我們有了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速鐵路。上月引起軒然大波的《環珠江口宜居灣區建設重點行動計劃》,就是跨越了這條線,觸及了交通以外的範疇。不過這不是本文要談的重點,故不在此橫生枝節 本文旨在討論尺度和規模愈趨宏大的城市網絡,對我們的社區和生活有甚麼影響。

       即是說,香港規劃尺度將會愈來愈大,而且集中在交通運輸的建設上;政策考慮的範圍亦不只限於本土,在經濟和人口政策上均會顧及內地。先不論這種思維孰好孰壞,因為在不同的範疇和層面也會有不同的利弊。在城市的規劃和建設方面我們可以預見的是,將來的市區重建和新界郊區發展除了受所謂的「地產霸權」左右外,還會受上述的規劃思維影響。

城市網絡的論述與框架
       要討論本土的城市網絡怎樣受規劃思維影響,先要有一套關於城市網絡的論述和框架。世上有關的論述繁多,本文採用的就是以批判「現代主義」(modernism)規劃思維與發展模式見稱,用科學方法與體系去剖析和建構城市網絡與結構的Christopher Alexander建築家兼理論家流派的論述。

       早於一九六五年,Christopher Alexander已在其名作A City is not a Tree〉中提到當代城市規劃的流弊之一,就是把城市的結構看得太過簡單,若借用數學中「集合」(set)的概念,規劃師往往把城市的元素和關係看成像樹的結構(tree structure)一樣,一個集合與另外一個集合不是從屬關係就是完全沒有關係,沒有兩個或以上的集合是有重疊的部分的,而當中的元素更不可以獨自和另一個集合的元素有聯繫,除非其所隸屬的集合和另一集合有聯繫。而傳統上由居民自發建造而成的自然城市(natural city)的結構,則是集合與集合之間有重疊部分的「半格」(semi-lattice)元素之間的關係和組合比樹狀結構多很多。(1) 簡言之,就是規劃師把複雜的半格城市結構,理解為較簡化的樹狀結構,而這種簡化的樹狀結構只利於行政和規劃,不利城市中不同的元素相互發展關係。若用香港的城市結構作為例子,傳統舊區的結構就是「半格」,新市鎮的結構就是樹狀結構。將軍澳天水圍東涌這些新市鎮都是用樹狀結構來作規劃的邏輯的,所有東西的用途都是單一和單向的,一層歸一層,住宅區屬一層,商業區屬另外一層,文娛康樂設施屬一層,汽車道路屬另一層,行人道路又屬一層……當中極少有交疊的用途和作用 — 例如住宅區是純粹的住宅屋苑,除購物商場外沒有甚麼商業活動,工作機會甚少,所以居民多要長途跋涉到區外工作;道路的設計主要為方便汽車行駛,道路寬廣,而且路旁有不少圍欄,不利行人橫過和在街上活動;所謂的公共空間,就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劃定的休憩公園。在自然混雜而生的一些老區,街道既是行人往來的通道,也是小販擺賣謀生的地方,亦是街坊鄰里的社交場所和公共空間,用途靈活多變,這就是Christopher Alexander論述中「重疊」的意思。他亦在文中提到,就是呈樹狀結構的城市規劃,把居民的城市生活分拆得支離破碎。這可看成是社區和城市結構的無形破壞和撕裂。

       我們現在對如何用理性、科學的體系和框架去了解城市的結構,及其與人的關係有了基本的概念,那麼我們可以進一步討論尺度和規模愈趨宏大的城市網絡,對我們的社區和生活究竟有甚麼影響。

       在Principles of Urban Structure〉一書中,受Christopher Alexander啓發並與他合作多年的作者Nikos A. Salingaros教授,對城市的結構與網絡有更圖像化的論述。他把城市的網絡(urban web)理解為大廈之間的複雜連繫結構 (2),並用三種形態表述 一、節點(nodes);二、連線(connections);三、層次(hierarchy) (3)。城市的網絡包括所有在室外和有連結功能的元素,如空地、綠化空間、小徑、行人路、單車徑、汽車道路和高速公路等。經驗論的觀察(empirical observations)證實,連結愈穩紮、網絡的枝節愈多,城市的生活就愈多采多姿。(4)(5)(6)

城市網絡如何影響社區和我們的生活?
       如果我們接受這個假說,那從以下的分析,我們就可知道尺度和規模愈趨宏大的城市網絡,如何蠶食傳統社區多元、精密細膩的結構和網絡,以及影響我們的生活。

       在「現代主義」的規劃思維之下,規劃師捨繁逐簡,崇尚視覺上和功能上的簡潔,講求功效,固此會把城市網絡中的節點(人類活動的聚合點,如住所、辦公室、公園、店舖、教堂等等)和連線(如往來的道路),排成最有「規律」的佈局,此等佈局通常令節點之間的聯繫最少見《圖一》。根據上述的假說,聯繫愈少,城市的生活就愈大機會單調乏味。(7) 新市鎮和其他大型的城市規劃的交通網絡佈局,正是用這種思維和模式建成。見《圖二》



       其實自四十年代起,世界各地的)城市規劃師已經採納這種幾何上的規律與視覺上簡潔,加以隨意的風格概念,來建構其城市網絡。這種網絡往往忽視了人類活動的節點,不從人類的活動出發,而是要求人遷就那些可能為汽車、火車和地下鐵設計的網絡。(8) 他們沒有想到,整齊、有規律的城市網絡當中的連結可能支離破碎,而看起來雜亂無章的網絡中的連結反而環環相扣、暢達無間。(9) 他們忘記了城市的結構與網絡,是經過悠久的歷史演化而成的,看來沒有規律,卻有自己的內在邏輯 (10),一旦摧毀了就不能重塑。

       在實際的功能上,有不同層次、繁多而有冗贅的城市網絡,亦比過於精簡的為佳。就以道路網絡來說,若有一條道路斷了或受阻塞,不能如預期般運作,還有其他的補上,就像我們大腦的神經網絡一樣,縱使有一部分損毀了,大體上還能運作。如果把所有同類的節點和連線放在一起,除了會發生以上的問題,還容易出現網絡超出其負荷的情況。(11) 見《圖三》



       那麼當不同層次的道路網絡,如行人路、單車徑和汽車道路,以上述的規劃思維疊在一起時,又會怎樣呢? 較弱的那層網絡的作用會消失,就好像高速公路旁的行人路會渺無人煙一樣。(12)

       所以當我們用「現代主義」的規劃思維來發展城市,而城市的網絡又因規劃覆蓋的範圍愈來愈大,令網絡的尺度與規模愈趨宏大時,城市中一些較弱小而利於行人和生活的網絡就會遭蠶食或不能形成,就近的社區的城市網絡亦會受波及。而網絡間的聯繫愈少,城市的生活就愈大機會單調乏味。

單調的城市功能、種類與城市網絡
       西方有很多研究探討郊區(suburb)的社區為何那麼死寂和教人絕望,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功能和種類太過單一,令城市的網絡不能形成錯綜複雜的結構,只有零星的單薄連結。(13) 見《圖四》)一個節點和另節點要有互補的功能,才能在它們之間形成有效的連線,然後發展成同性質的節點共用的一條連線。(14) 見《圖五》很多規劃師就是把這過程攪亂了,倒果為因。



結語
       天水圍的就業問題、新界北新市鎮的社區問題、屯門公路的交通問題和其他困擾香港已久的城市問題,雖然不全然是城市規劃的遺禍,但是非人性的規劃,亦無可否認助長了問題的滋生。它們是衛星城市,設計的本意是可以讓居民在區內自給自足,卻因香港經濟的轉型和多年來的發展都集中在市區而變成像遭遺棄、或追不上時代的地區一般,要不斷「自力更生」和「自我增值」。

       另一方面,自市區重建局成立以來,市區不斷有大規模的重建,一處處的舊區換上倒模一樣的發展,多元混雜的社區換上功能和生活選擇均單一的地產發展項目。究竟市區真的有必要重建,重建真的對香港的整體發展有裨益,抑或只是因為市區未「炒盡」的土地都是生財工具?

       港府近年積極在都市的建設和發展上內地融合,連接內地的城際交通網絡計劃不絕於耳,相信同樣尺度與規模的項目陸續有來。當細密、以人為尺度的城市網絡,換上在空中都能清楚看見的粗枝大葉的大型交通基礎建設,為的是要負載更龐大的交通流量,而計劃覆蓋的地區往往也站不住腳,要為計劃退讓,那在這之下的社區和人的生活,究竟會變成甚麼模樣呢?其實大型的發展跟我們的社區和城市生活不一定不能共存,就是因為政府的規劃思維犯了上述的毛病,加上沒有與受影響的市民儘早商討及公開徵詢意見,很多時候也造成三方也不愉快的局面。

       香港獨特的城市結構、網絡和面貌是多年來的發展累積而成,市區一直運作良好,是高密度發展城市的罕有典範,也令遊客嘖嘖稱奇。但是新規劃的地區卻往往強差人意、問題叢生。若果政府不儘快審視自身的規劃思維、價值觀和態度,香港能引以為榮的多彩多姿城市生活,將會在城市的發展中消隠,取而代之的很可能是沒完沒了的社會問題。



(1)     Christopher Alexander, ‘A City is not a Tree,’ Architectural Forum Vol. 122, No 1 (April 1965).
(2)     Nikos A. Salingaros, L. Andrew Coward and Bruce J. West, Principles of Urban Structure (Amsterdam: Techne Press, 2005), 17.
(3)     Ibid., 19.
(4)     Ibid., 18.
(5)     Christopher Alexander, ‘A City is not a Tree,’ Architectural Forum Vol. 122, No 1 (April 1965).
(6)     J. Gehl, Life Between Buildings (New York: Van Nostrand Reinhold, 1987).
(7)     這裏說的只是機會率,因為以邏輯學來說,如果「『連結愈穩紮、網絡的枝節愈多』當且僅當(if and only if)城市的生活就愈多采多姿』」是真確的,那麼我們只能推論出:當「城市的生活單調乏味」,「網絡間的聯繫就愈少」。並不能推論出:當「網絡間的聯繫愈少」,「城市的生活就愈單調乏味」,
(8)     Nikos A. Salingaros, L. Andrew Coward and Bruce J. West, Principles of Urban Structure (Amsterdam: Techne Press, 2005), 20.
(9)     Ibid., 21.
(10) Ibid., 30.
(11) Ibid., 23.
(12) Ibid., 23.
(13) Ibid., 27.
(14) Ibid., 27-28.


參考書目:
一、   Alexander, Christopher. ‘A City is not a Tree.’ Architectural Forum Vol. 122, No. 1 (April 1965).
二、   Gehl, J. Life Between Buildings. New York: Van Nostrand Reinhold, 1987.
三、   Salingaros, Nikos A., L. Andrew Coward and Bruce J. West. Principles of Urban Structure. Amsterdam: Techne Press, 2005.


何尚衡
二零一一年三月

3 則留言:

  1. Dear Mr. Ho,

    Thank you for this essay, which unfortunately I cannot read. I'm not sure, however, if you have mentioned that three of my books are now available in chinese editions. The latest one is the one you refer to:

    Principles of Urban Structure

    Best wishes,
    Nikos Salingaros

    回覆刪除
  2. Dear Mr. Salingaros,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your comment! I am sorry for such a late reply as I am not checking my web site very often.

    I am very surprized that you reached this essay, especially when it is written in Chinese! For the writing, I basically used some of the theories and methodologies in your book 'Principles of Urban Structure' to diagnose some urban problems of Hong Kong - mainly concerning the urban web and the ways of planning by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 in the new towns (or satellite cities): 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cities_and_towns_in_Hong_Kong.

    I find your theories and analysis very rational and convincing. In the essay, I briefly mentioned Christopher Alexander because you said you were deeply inspired and encouraged by him, that I believe you follow his discourse in analysing cities.

    For the books, I found three of your books in simplified Chinese:
    1. Principles of Urban Structure
    http://www.china-building.com.cn/Detail/13265.html
    2. A Theory of Architecture
    http://www.china-building.com.cn/Detail/11972.html
    3. Anti-Architecture and Deconstruction
    http://www.china-building.com.cn/Detail/11963.html

    They are available in mainland China, but I am not sure if they are available in Hong Kong and Taiwan. Because Hong Kong and Taiwan use traditional Chinese (not the simplified one) and usually have different translations including the author names. So one non-Chinese author may have different Chinese names in mainland China, Hong Kong and Taiwan respectively.

    I am not sure if this reply will reach you. But let me thank you once again for your interest.

    Yours sincerely,
    S.H. Ho (Alfred)

    回覆刪除
  3. Alfred好嘢喎,吸引到原書作者睇你個blog

    回覆刪除